探店中式烘焙品牌瀘溪河:進店3分鐘購買、客單價40-60元

今年的中式烘焙前所未有的熱鬧。
據媒體報道,7月1日,新中式點心潮牌虎頭局宣布完成A輪融資,今年3月,虎頭局拿到了紅杉中國、挑戰者資本、IDG的投資,當時品牌估值已高達20億元。
虎頭局是一個主打年輕人市場的新銳中式烘焙品牌,自2019年5月在長沙開出首家門店,迄今長沙有4家店,除長沙外,目前虎頭局在廣州核心商圈開設2家門店,上海還有3家門店正在籌備開業中。
比虎頭局受關注的品牌是墨茉點心局。6月25日,中式點心品牌墨茉點心局已完成由今日資本領投的新一輪投資。自2020年8月開業至今,墨茉點心局已連續獲得來自清流資本、元璟資本、日初資本等多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達數億元。
墨茉點心局于2016年創立于長沙,定位國風新中式點心,產品以現烤現賣為主,目前墨茉點心局門店全部在長沙,據大眾點評顯示,開業的有16家,還有11家處于待開業狀態。
除虎頭局和墨茉點心局之外,還有一家中式烘焙品牌“瀘溪河”也同樣備受關注。目前瀘溪河尚未公開披露融資信息,但門店數量遠超虎頭局和墨茉點心局。早在2020年8月31日,瀘溪河直營店就已突破了100家,迄今,瀘溪河的全國直營店已突破了160家,門店覆蓋了一二線等城市。
瀘溪河創始人黃進來自“中國桃酥之鄉”鷹潭,而這一品牌則誕生于江蘇南京,店鋪全部直營,門店一半以上的產品都是現烤,以“前店后場”和“現做現賣”的方式經營。
“明亮公司”近期探訪了瀘溪河在上海的兩家門店。據大眾點評的上海地區的店鋪數據,目前瀘溪河主要有三種典型的門店類型:即地鐵口店、商場內店鋪(不臨街)和商場臨街店鋪。
據“明亮公司”走訪的地鐵口店和商場店來看,瀘溪河單店的人員在5-6人左右,非臨街店鋪約為30平,而臨街的店鋪則在70平左右,現烤烘焙工作間一般占單店面積一半,透明窗戶,可以看到面點師的操作。
從用戶群看,買單的幾乎都是女性用戶,且烘焙單品價格多為20元-40元,所以人均客單價都很高,最便宜的是買十幾元,普遍都能到40元-60元范圍。
瀘溪河的招牌是桃酥,原味桃酥價格是9.8元/,每天還限量供應,一個猜測是,桃酥單品更多是作為店內“引流”單品,來的顧客會順帶買一盒桃酥,再買其他單品。店員會一直推薦新品或者客單價更高的產品,頗有以桃酥引流再帶其他單品的意思。
因探訪時間是中午時段,商場臨街店鋪生意相對冷清,此外,瀘溪河還接外賣單,在探訪的半個小時時間段內,共有兩單外賣單,目測消費金額約為40元-50元。在工作日中午時段,地鐵口店相對人流更密集,平均5分鐘有2-3人買單。
今年,資本都在關注新烘焙市場,其中墨茉點心局更是被資本連續加注,新烘焙的崛起得益于供需兩側的新變化:新消費群帶來新需求且能支付更高溢價;在供應鏈上,新式烘焙的現烤模式,讓新鮮度和口味度有了一定提升。
更大變化在于,烘焙店再也不是只能開在街邊了,不僅能更加連鎖化,更具有國潮風,更重要的是烘焙已經進入購物中心的核心位置,并成為商場的新流量來源。
新流量之外,烘焙本身市場體量夠大,復購率和客單價都足夠高,在部分店面甚至有座位可供休閑,還普遍開在購物中心的位置,產品定位喝單店模型等愈發與奶茶的邏輯相像,烘焙是否像“奶茶”一樣完成突圍?這或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選址:優選購物中心臨街商鋪
根據瀘溪河官方微信公眾號,整個上海共有27家門店。據大眾點評店鋪數據,目前在地鐵口的店面有7家,在購物中心內但不臨街的店鋪有5家,商場臨街店鋪有19家。
需要補充的是,臨街店鋪指入口是朝著商場外面開放的店鋪,這意味著臨街的店鋪更多來自商場外,而非臨街店鋪更多來自商場內,臨街店鋪多類似麥當勞和肯德基。在店鋪形式上,地鐵口商鋪多分布于有購物中心的地鐵口出來的B2層,整個面積約為20平-30平,店面只有一條長柜臺擺放產品,柜臺后是烘焙間,且無座位,顧客多是打包帶走的。商場不臨街店鋪與地鐵口店鋪面積基本一致,也無座位,且多開設在出口附近,主要面向經過商場的顧客。
凱德晶萃地鐵口店(來源:明亮公司)
而購物中心臨街店鋪的設置就完全不同。臨街店鋪面積普遍比較大,都在70平-80平之間,臨街店鋪的烘焙間更大,有的設有兩個烘焙房,而非臨街店鋪目測只有一個。臨街店鋪還設有桌椅,通過在大眾店鋪上其他臨街店鋪的圖片,一些偏郊區的商場臨街店鋪的座位區還相當大,可為不少到店顧客提供休息區。
老西門店緊鄰Tims咖啡(來源:明亮公司)
臨街店鋪因面積大,在裝修上更加突出“國風”,店內配樂亦是古箏等中國古典音樂類型,整體氛圍更像是中式“茶樓”。
臨街店鋪會擺放禮盒套裝,禮盒產品保質期在20天-45天(來源:明亮公司)
在地鐵口和商場不臨街店鋪,則更多是效率型。店面本身小一些,也擺放了一些禮盒裝,同時也會放產品促銷海報,引導顧客購買新品和主推品。
在具體地點上,地鐵口店鋪一般都不在地鐵口出來的黃金位置上,更多是一些稍拐角或離地鐵口有段距離的地方,且店鋪一般不跟其他烘焙店相鄰;非臨街商鋪則更多是在靠近商場門口的地方;臨街則更多靠近快餐品牌開店。明亮公司此次探訪的老西門店,旁邊就是Tim Hortons和肯德基,根據大眾點評上的店鋪圖,有些店鋪還挨著星巴克開店。
產品:桃酥引流,口味“網紅”
瀘溪河的王牌產品是桃酥,目前桃酥有原味、核桃味、蛋黃味等口味,原味桃酥的售價9.8元/盒,蛋黃味桃酥為19.8元/盒,泡芙為25.8元/盒,乳酪蛋黃餅36元/盒,此外還售賣各種月餅,比如鮮肉月餅、榨菜月餅和筍干月餅等,筍干月餅約28.8元/盒,還有綠豆餅、蛋撻、蛋卷、棗糕、榴蓮酥、蛋黃酥等,還有一些冰糕,但冰糕產品產品非現烤的,是在工廠做的,保質期為2-3天,其他都是現烤產品。
整體價格均比此前的街邊店貴不少,產品計價方式有兩種,一種稱重計價,一種是按盒購買,按盒購買不能支持選半盒,只能買整盒,預計是為了減少操作流程,整盒更好打包計算。
在整個產品的價格設計上,原味桃酥應為店內的“引流”單品,通過爆品引流,吸引顧客同時購買其他產品,其他產品的價格都為正常價格,而桃酥價格則遠低于其他產品,且桃酥是限量供應的,在探訪的老西門店,在中午13:30左右,店員就告知顧客,已經沒有原味桃酥產品,在探訪的凱德晶萃地鐵口店,原味桃酥也已售罄。
一些小單品也支持按個購買,比如蛋黃酥5元/個,鮮花餅5元/個,蛋撻7元/個。按盒購買的價格最低單品是綠豆糕和老婆餅,為12.8元/盒。
部分相對低價產品,如老婆餅和榴蓮酥(來源:明亮公司)
瀘溪河SKU并不多,三四米長的柜臺就能放下,同時大SKU下會做不同口味的產品,比如月餅有三種口味,蛋撻也有三種口味。
一個有趣的觀察在于,在產品口味上,瀘溪河并沒有真正做“創新式”開發,而更多是把相對成熟的網紅口味跟產品結合。
比如月餅,鮮肉、榨菜和筍干月餅在江浙地區銷量非常好,而像近年來,咸蛋黃口味頗受歡迎,所以在蛋撻、乳酪蛋黃餅、桃酥等單品上都有咸蛋黃口味,還有黑糖這種口味在奶茶上比較受歡迎,所以在蛋撻上有黑糖波波口味的蛋撻以及黑糖味棗糕,更明顯的,還有楊枝甘露味泡芙。
黑糖和楊枝甘露口味都已在奶茶飲品中得到驗證,且受年輕人的歡迎。在黑糖波波蛋撻中,布丁、黑糖和珍珠三者吃起來確實有點分不清是在喝奶茶還是在吃蛋撻。
這種產品研發和推出在市場上相對“討巧”,一方面這些口味已是成熟口味,不需要更多推廣和教育,自帶流量屬性,另一方面,這也無形中吸引了跟奶茶和喜愛甜點的年輕人,用他們熟悉的口味把年輕人拉到店里。
而另一方面,“網紅”口味也意味著,一旦出新品,競品也非常容易出同樣產品,產品很難談得上差異化,這考驗公司推新速度,但在產品研發上沒有本質門檻,因此如何用更快速度(比如快速開店)來搶占市場,就變得更關鍵。
客流:5分鐘1-3人買單,客單價在40元-60元
瀘溪河的每家店人員配置在5-6人,其中,正常時間是2人是在柜臺服務顧客,其余3-4人在工作間進行烘焙。
烘焙工作間以透明玻璃相隔,以讓顧客看到現烤過程(來源:明亮公司)
在臨街的老西門店,在30分鐘內,有兩單外賣業務,客均單價在40元-50元。
老西門店開業于2020年9月,店鋪約70-80平米,店內有一半是烘焙工作間,烘焙設備有12臺,其余為柜臺和座位區。
在13:22分到13:27分的5分鐘內,共有3人進店,1人買單,買單價格為43.8元,在這之前有一個顧客買單價格是50.6元。
在凱德晶萃的B2層的地鐵口店,則人流更好。在14:20至14:25的5分鐘內,有5人進店,3人最后買單,買單價分別為65.5元、13.6元和302元;在14:27至14:32的5分鐘里,有5人進店,3人買單,買單金額為31.8元、40.8元和15.56元。
顧客從進店到購買的平均時間是3分鐘左右,店內也提供一些產品試吃,且購買者主要是女性。除桃酥單品外,月餅、棗糕、鳳梨酥、泡芙等單品購買的人也很多。
店員會更多推薦新品或近期的優惠組合產品,在凱德晶萃店,店員一直在推薦現烤月餅。
新烘焙“新”在哪?
今年為何中式烘焙會得到投資人熱捧?
“明亮公司”接觸的投資人稱,中式烘焙相比西式更容易快速復制。主要原因在于,西式烘焙對發酵技術、發酵環境(溫度、濕度等)和酵母的品類品種有更高要求,這背后是對冷鏈-中央廚房的需求等方面的投入,這意味著西式烘焙標準化、快速復制的難度更高。
另一方面,中式烘焙單店對店員數量的需求也相對較少(傳統的中式點心店只需要2-3個來操作、且多為師徒關系),這對于直營品牌來說,大大降低了管理者的管理難度。
而在產品方面,虎頭局投資方紅杉資本一位投資人則表示,中式烘焙的SKU壓縮的非常精簡,容易出爆品,整個UE模型和數據都很好,所以更容易“跑通”。
總結起來主要是:一是,供應鏈上和工藝上更容易標準化和復制;二是SKU足夠精簡,單品易打爆;三是,對員工需求量少,培養和管理難度更低。
除上述原因外,“明亮公司”發現,新中式烘焙的客單價也比原來的中式烘焙定價更高,新中式烘焙品牌,單品價格在20元-30元的比較普遍,更高的價格也意味著品牌能在口味、選址和人員上做升級。
同時,新中式烘焙的開店選址也有新的邏輯。在過去,中式烘焙只開在街邊非標物業,進場門檻低,導致小作坊無差別的激烈競爭,但現在新中式烘焙可以開在購物中心,通常來講,同一購物中心會限制同品類品牌的數量,這與奶茶的升級路徑極為相似——以往的奶茶品牌更多是開在街邊,但像喜茶和奈雪的茶就能直接開進商場。
這種選址和定位也重塑了奶茶和烘焙的邏輯。烘焙進商場會給自己帶來更高端的品牌形象、更有保障的客流和更高的客單價,同時在商場的顧客打卡也能在線上引流完成新一輪的消費種草、拔草。
但關于商場和社區店天花板誰更高的問題,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