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增長,高燈科技如何“以快打慢”?

2021年商業世界正在變得更有秩序,以互聯網行業為代表,各行各業都在迎來更嚴格的監管,“合規”成為任何正規企業都繞不開的話題。通過科技與服務幫助企業更有效率、更低成本地合規,高燈科技實現了加速度增長。8月24日,高燈科技公布的Q2業績報告顯示,作為財稅科技領航者,其已形成獨特的合規科技服務模式,事實上已成為財稅科技領域的產業互聯網標桿。
數據亮眼,高燈科技加速度增長
近年來隨著數字支付的普及,數字經濟繁榮發展,網約車、外賣、互聯網分銷等創新商業崛起,人們的交易活動獲得變得更加頻繁、高效、多樣和隱蔽,這給交易合規帶來新的挑戰,前一階段靠企業自主監管未能實現有序發展,2021年國家陸續出臺補丁式監管政策,優化監管環境,對企業交易合規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燈科技成立于2017年5月,是一家以發票數字化為基礎,通過構建去人工化、在線化、科技合規的行業專業云設施,面向企業和監管提供財稅合規及交易合規管理平臺的財稅科技公司。
高燈科技成立的初衷是解決發票在流轉過程的效率問題,讓發票電子化進而可以便捷地在各方流轉。成立四年來,高燈科技在電子發票場景深耕,同時深入到財稅科技領域,面向企業和監管提供“財稅合規”和“交易合規”服務,助力企業財務、稅務與業務融合發展,實現監管側、合規需求方(企業組織)和泛納稅人的高效連接。
具體來說,它創造性地構建了一套合規科技基礎設施,可以做到一次交易的身份、合約和支付的鑒證,利用區塊鏈等技術保證交易合規性,且不可篡改,可成為司法裁定證據,成為監管、企業和用戶等交易相關方的數字互信協議平臺。
可以說,高燈科技在做的事情,就是幫助交易相關方“自證清白”,特別是有強烈合規需求的企業。很多企業在年度審計、沖刺上市等節點都需要證明自己“清清白白”,這并不容易,可以看一個今年發生的事情,國內某企業赴美上市遇到麻煩,與其難以同時滿足中美審計以及相關監管需求有關,相關數據資料交給美國不符合中國法律,不交又難以滿足上市要求。日前證監會表示將“推動中美審計監管合作”正是旨在克服企業合規多邊監管中的矛盾。
交易鑒證是高燈科技的核心服務。跟傳統財稅SaaS公司不同,高燈科技不是靠售賣軟件服務盈利,而是采取平臺模式在每一筆交易鑒證中獲取營收,GMV即平臺交易額是其核心業務指標之一。報告顯示,高燈科技二季度GMV突破60億元,同比增長126%;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累計總GMV突破400億元。
二季度新增交易鑒證規模超326億,同比增長311%。其中交易合規業務GMV達33.2億元,同比增長225%,新增交易鑒證筆數超1億7千萬筆,同比增長319%,交易合規服務核心企業超過5500家。
2020年全年,高燈科技累計交易鑒證規模近1000億元,業務總GMV超160億元,同比增長47%。顯而易見,在核心業績指標上,高燈科技實現了加速度增長。
2020年被業界視作是“財稅科技元年”。在產業互聯網浪潮下,科技正在“+”各行各業。財稅科技正通過數字科技手段賦能財稅協同,解決傳統財稅管理手段效率低、業財稅割裂、信息價值弱與合規風險高等痛點,提高財務、稅務與業務的協同效率,倒逼企業管理升級與業務創新。作為財稅科技概念提出者,高燈科技2020年實現高速發展,2021年獲得加速度增長。
一騎絕塵,高燈科技做對了什么?
行業普遍認為企業級服務賽道天然就很“慢”,成立四年的高燈科技卻實現了迅猛發展,2021年Q2各項關鍵業務指標均實現三位數的增長,說是“一騎絕塵”并不夸張。那么,高燈科技到底做對了什么?
首先是順勢而為。
近年來財稅改革也一直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要關注點,“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財稅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點之一。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兩辦”聯合發文《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指出要以發票電子化改革為突破口,從“以票管稅”向“以數治稅”轉變,助力執法體系、服務體系、監管體系和共治體系的建設。
政策紅利,讓合規科技服務成為企業級服務市場的新大陸,領先行業一個身位的高燈科技迎來屬于自己的主場時刻。正如前文所言,我國企業以及廣大納稅人對合規的訴求日益強烈,監管側對企業的監管要求也在變高,這是合規科技服務的“大勢”,是造就高燈科技的“實時”。
其次是深耕場景。
據高燈科技COO徐思杭介紹,二季度高燈科技交易鑒證服務覆蓋農批市場、交通客運、水費繳納、影視娛樂、商旅和地產等八大領域,這些行業都是超大市場,背后都有極大的合規需求。高燈科技通過提供合規工具和線上服務,滿足了市場急迫的合規在線化需求。
針對不同場景,高燈科技深入到行業去理解其數字化特別是合規需求,實現合規在線化和去人工化,形成不同行業的合規解決方案,幫助企業降低合規成本,比如在影視行業,高燈科技會深入到片場管理這樣的業務場景去理解交易場景,將交易相關的身份認證、薪酬等數字化,再提供交易合規解決方案,對交易的行業風險、公允價格、任務規則和交付結果進行全流程管理,面向B端和C端提供配套的合規工具與服務能力。
深耕垂直場景,單點打穿,高燈科技在形成壁壘的同時,吃透對應市場的合規服務蛋糕。
再其次是創造增量。
高燈科技專注于給企業和監管提供財稅合規、交易合規的定位不會改變,不過這件事情要做好本身就很復雜,高燈科技一直在積極拓寬邊界,形成業務增量,比如依托財稅管家提供的財稅合規服務,就是高燈科技新的增長極。
高燈科技積極布局財稅科技業務,幫助企業花更少的錢獲得合規解決方案,實現財稅合規,其以“財稅管家”連接專業人士和機構,提供全時、在線、智能的財稅管家式服務,企業可以獲得AI知識應答、財稅工具服務,也可直接獲得專業人士/機構的在線服務。
二季度,高燈科技財稅管家累計服務中小企業數量突破40萬,Q1到Q2環比增長2.5倍。財稅管家的共享中心+外勤網點突破15個,連接經紀人機構數(合伙人)數量環比增長380%,財稅托管數量環比增長548%,可助力企業云上財稅作業自動化,企業可按需靈活訂閱購買應用或服務,既可獨立運行也可與自有系統聯通,可花最少的錢實現合規。
此外,在服務監管側、核心企業(大型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外,高燈科技正在積極針對泛C端納稅人的痛點提供對應的涉稅服務,現服務泛C端用戶已突破4200多萬,Q2增加350萬泛C端的用戶。
領先技術都會形成“溢出”效應,即服務原來不在預期中的對象,高燈科技的交易合規科技能力“溢出”,讓更多人/角色使用到其合規工具和服務,高燈科技也獲得了業務增量。
最后是厚積薄發。
高燈科技二季度加速度增長,是前四年積累的底層交易/財稅合規能力的厚積薄發。前四年,高燈科技通過高投入、高產出沉淀了強大的財稅科技,同時不遺余力強化和監管的合作,形成了領先的合規科技能力。
高燈科技在交易合規與財稅合規外,第三大業務模塊是云中心。前些年,依托“1云+N平臺”戰略,高燈科技利用大數據技術形成財稅數字化服務平臺——高燈云,提供交易鑒證、風險識別、財稅組件與企服生態四個核心技術能力。
其在垂直場景深耕的同時,不斷將通用基礎能力集成到底層平臺,形成云服務能力,特別是發票數字化、信用+風控、AI知識應答等能力,比如信用+風控,可以還原交易真實性,基于交易大數據和AI技術鑒別交易異常,形成不同的AI風控模型,應用到反虛開、反欺詐、反洗錢等場景。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底層技術能力積累,高燈科技可以在2021年快速收割市場紅利?;诟邿粼拼蛟鞌底仲~戶,能夠實現高并發海量業務的實時處理、服務交付的全程在線化、財稅能力的云上作業等。
今年高燈科技研發人員高速增長,在云等業務模塊的研發投入在加大,表明其在繼續夯實基礎設施,這是其高速增長的基石。
換擋提速,高燈科技以快打慢
美國有Salesforce、Oracle、SAP、Twilio、Slack等企業級服務巨頭,中國企業級服務市場卻鮮有巨頭,不論是A股還是美港股均很少見到中國企業級服務公司的身影,原因在于中國中小企業數量多,數字化程度弱,很難出現巨型企業級服務公司。
2020年以來,在疫情、政策等因素影響下,中國企業數字化進程正在加速。在消費互聯網增長遇到天花板后,接下來,產業互聯網落地勢必會進一步加速,像高燈科技這樣的企業級服務玩家,也將駛上快車道。
企業級服務是一個慢市場,高燈科技則用四年時間證明,抓住市場機遇、采取正確策略,企業級服務市場也可以實現快速壯大。
高燈科技聯合創始人、總裁張民遐表示,成立四年的高燈科技依然是一家創業公司,在財稅科技這件事情上,高燈科技團隊在創立初期沒有基礎(零稅務行業基礎,零企業服務基礎),但這也意味著沒有歷史包袱,沒有包袱可以輕裝簡行,走得快。船小好調頭,因此可以放心大膽地進行試錯,“用互聯網的快速學習以及迭代的方法來進入財稅這個二三十年的行業,把科技的命題做得更好?!?/span>
高燈科技成立四年,從一張電子發票起家,深耕交易鑒證場景形成交易合規與財稅合規,以及云這一基礎設施的“一體兩翼”發展局面,成為合規科技服務的Key Player,一個重要原因正是因其采取了互聯網或者說消費互聯網的打法,不只是“小步快跑”這樣的互聯網方法論,更有基于互聯網的“監管、企業和用戶的多邊服務模式”的獨特性,以及數據、AI、區塊鏈等科技驅動業務的企業級服務思路,這是其跟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或者說銷售驅動型企業級服務的本質不同,我認為這可以算是一種新型的“互聯網企業級服務”新樣本。
高燈科技在做的是在傳統的效率SaaS外,探索“合規SaaS”這一新型SaaS服務的可能性。在張民遐看來,“幫企業解決問題,通常思路是定制化開發軟件,高燈科技采取的是移動+云,用TO C的方式做To B?!钡詈诵牡乃悸愤€是幫助客戶成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比如客戶開票需求背后是合規服務的深層需求,高燈科技要做的不只是一個開票軟件,而是適配不同客戶的合規解決方案。
企業服務確實是一個慢市場,高燈科技的發展理念則是“順勢而為”,今天高燈科技依然在2.0階段,依然是一家早期初創企業,用張民遐的話說是“還是小學生”,而“快與慢的選擇不在于我,而在于順勢而為,在我看來高燈科技還有很多環節沒有做好,很多事情沒有做好,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备邿艨萍家龅氖虑檫€有很多,比如云中心基礎能力的持續完善,讓好的交易合規服務進入更多行業、服務更多對象,實現財稅科技服務的普惠等等。
成立于1983年的Intuit可以作為高燈科技對標對象,這家公司從一家個人理財服務商逐漸成長為一家智能財稅公司,專注為中小企業、個人和會計專業人士提供財務管理、稅務管理、薪資管理、支付、個人理財等解決方案,1993年在納斯達克IPO,最初市值11億美元,最新市值1513億美元,30年增長137倍。
高燈未來的市值是否有可能超越Intuit很難說,但我認為其未來的增長曲線卻是可以預見的?;蛟S在一些人看來產業互聯網只是概念,不過一些躬身入局的玩家卻已在細分領域取得成功,證明了產業互聯網的價值。

